日期:2021年04月21日 09:02
今天推出“优秀党外代表人士采风”活动——《王蕴智:越是“冷门”学科,越要甘于寂寞》,介绍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甲骨文与古代文明交叉学科博士点牵头人,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王蕴智教授。
王蕴智,1955年生,河南许昌市人。1991年吉林大学考古学古文字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河南大学汉语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甲骨文与古代文明交叉学科博士点牵头人。另任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河南省社科联第七、八、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委员,漯河市政府许慎文化研究与资源开发特聘顾问,许慎文化学院名誉院长等职。曾被推选为“感动安阳·2009年度人物”,被授予“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获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
“‘故纸堆’是一定要埋进去的,研治古文字必须要沉浸在原始材料中,但‘不闻窗外事’也不行,思想要活跃在学术前沿。”眼前这位两鬓已斑白,说话缓慢而温和的人便是当代著名甲骨文研究专家和文字学家王蕴智先生。
初次踏入王蕴智老师的研究室,记者一行就被眼前的场景所打动,两面书柜中排列着大小不一的大部头古书典籍,墙面正中则高悬“甲骨文与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匾额和数幅放大版的甲骨文经典照片。王蕴智正在桌上摊开的字书旁做着自己的研究。与想象中的学术名家全然不同,王蕴智并没有给人一种距离感,他上身穿着休闲西装,脚踩一双运动鞋,和蔼且自然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现在世人对古文字比较疏远,其实越是根源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王蕴智感叹道,“古文字学是一门冷学科,越冷越不能为世俗所动,要耐得寂寞,坐得住板凳。”
图为王蕴智教授接受采访
大木百寻,根积深也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王蕴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幼年时期,由于一些社会运动的影响,他自小便饱受磨难,爷爷英年早逝,父母下放劳动,王蕴智与患有偏瘫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学习之余照顾着奶奶的起居生活。反右时期,他本于西北大学就读考古学的叔叔一边返乡劳动,一边对他进行文字启蒙教育。小时的严肃家风养成了他内敛沉静、与世无争性格,读书写字倒使王蕴智在髫年之时便发现了古汉字的美妙。面对幼年时期的精神压力,王蕴智没有自暴自弃。文革停课期间他更是被关在家里,唯写字和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然而,1977年,高考成绩优异的王蕴智因种种原因未被志愿学校录取,后来他被动员补招,就近就读了中文大专班。入学后,他怀揣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坚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默默修炼自己的知识结构。曾有人把王蕴智的学术生涯形象地描述为藏入文字躲是非。其实,王蕴智的古文字研究之路,正是他在浓郁的文化浸润、古书典籍的熏陶和个人性格经历的影响下,对人生道路做出的自我选择。
图为王蕴智教授在于安澜先生的书房
到了八十年代初,王蕴智写信给河南大学著名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于安澜教授,意欲拜投为师,于安澜先生收到信后,很快以行楷字回复给了王蕴智一封感情饱满的长信,其信中充满了欣喜、鼓励和期望之情。于先生在信中写道:“深入研究是国家的需要,我们衰老已至,唯望你们肯来接班。”自此,他严格按照先生的嘱托,从《说文解字》入手,系统学习古文字学。在1985年正式师从于先生后,王蕴智在古代文献典籍、文字声韵训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扎实的训练,并熟练掌握了出土文字资料的研究方法,逐渐理顺了古汉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发展演化的关系。
如今,于安澜先生已与世长辞二十余载,王蕴智仍在坚持对中原汉字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他一直认为,河南地处黄河文明腹地,既是古文字出土大省,又是字圣许慎的家乡、汉字学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古文字地域资源优势,培育中原人民热爱汉字、热爱家乡的情结是自己的一项本职工作。“古今汉字的演变、发展,像人类化石一样,从猿到人,形成了一脉相承的演化序列,从未有过任何变革上的断层。因为有大量古文字资料的不断出土,咱的古汉字研究也必须要有人做。”王蕴智如此强调了古汉字研究事业的责任和担当。
硕士毕业后,王蕴智又考取了吉林大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博士,远赴东北深造,这也成为他治学研究道路上一个新阶段。期间,他沉心静气,矢志耕耘于甲骨文与古文字研究领域,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学、字源学、音韵训诂学、比较文字学、历史学及高科技手段等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梳理出商代文字之前后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研究甲骨文,至少要站在考古、历史和语言文字三大板块之间。现代全方位的科学研究手段,给古文字学家提出了更高标准,这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越钻研越深入,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治学特色——以整理、考释出土古文字资料为基础,结合考古收获和文献记载,着重从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汉语史及思想、礼仪制度等各个侧面探讨华夏民族文化的渊源,王蕴智的专业水平无疑走向了学界前沿。
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四十多年来,王蕴智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领域可谓成果斐然,著作等身: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要课题《甲骨文语料数据库开发及其文字释读研究》《甲骨文词义系统研究》等5项;主持《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等省部级重要课题12项,出版《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殷商甲骨文研究》《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等专著6部,发表《商代文字可释字的基本整理》《释甲骨文市字》《商代葉族考》等专业学术论文130余篇。
王蕴智的学术成果可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1)通过主持《中原文化大典·古文字卷》《河南出土古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河南历代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等课题及发表《抓紧甲骨文的基础整理工作—着手于新世纪的甲骨学研究》《中原地区古汉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论文,着力于河南出土古文字资料的全面整理与研究,初步确立了富有中原特色的古文字研究体系。多年来,王蕴智组织带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古文字研究学术团队,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河南境内出土的先秦古文字资料,按照载体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商周陶文、商周玉石器文字、春秋盟书文字、战国玺印文字、战国钱币文字、楚系简册文字等门类进行基础整理与研究,将中原地区古汉字资源放在中原文化、汉字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宏观审视,并为利用、开发这一资源提出了“弘扬许慎文化”“给文字安家”等基本构想;(2)通过主持《甲骨文构形研究》《古文字谱系的整理与研究》《商代文字彙编》等课题及发表《试论商代文字的造字方式》《商代文字可释字形的初步整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释字订补》《远古符号综类摹萃》等一系列论文,较为深入地揭示了早期汉字的构形方式及其源流,较高层次地反映了当今古文字专业学者的释字水平;(3)通过独立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代宗教研究》及发表《试论殷墟时期上帝观念的发展》等系列论文,全面探究了殷墟时期的各种宗教数术风习,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渊源的发掘做出了新的尝试;(4)通过其学术论著《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及《毓、后考辨》《释競、業及与其同源的几个字》《古文字中的子和闽方言中的囝》《说枼》《字探源》等一系列论文,开拓了以古文字同源分化为对象的汉字字源学研究领域;(5)通过《商代甫族考》《殷商箕族渊源考订》等系列论文,对商周时期的国族遗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民族史学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近20多年来,王蕴智还致力于古文字数据化、信息化方向的研究,他带领学生从全面整理原始资料出发,逐一将全部甲骨文文本依照原文字形加以录入,并将对应的释文输入计算机。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大数据、云平台甲骨文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出炉后,他主持承担了这方面的国家重点课题。在传承、保护、开发汉字文化遗产方面,他在河南最早提出了创建中原汉字文明传承创新基地的构想和研究报告(2012年1月主持完成教育厅专项课题《创建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华夏汉字文明传承创新基地》证书号2012-ZX-0013),并提出河南学子应当从资源大省向汉字文化学术强省跨越的全面规划。
图为王蕴智教授应邀做“同心大讲堂”专题讲座
作为一位纯粹的学人,在面对世风的浮躁时,王蕴智“躲”进古文字家园之中,绝非消极的与世隔绝或者自我包裹,而是“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沉静与隐忍。至今,在王蕴智“闻粟雨斋”(书斋名称,取自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一侧的墙壁上,依然挂着于安澜先生在1987年用玉箸体篆书写给王蕴智的对联:“处于深渊游鱼乃乐,树之好柳鸣禽其来。”意指在甲骨文和古文字的世界中自得其乐。如今,对联早已泛黄,王蕴智也年过花甲,却依旧在潜心思索,在甲骨文这一“冷门绝学”里执着坚守,为踵继前贤的未竟事业而笔耕不辍。
安得广厦,为斯谋之
王蕴智在采访时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为了甲骨学和古文字学,尽管外面多有重金聘请,我始终没有离开河南这个汉字文化‘圣地’。”
河南作为文字学家许慎的家乡,留给后人的文化精神财富是无穷的。众所周知,《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它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解释。该书的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生在汝南召陵(今属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许慎对汉语文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字圣”。王蕴智指出,生活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我们就应该把这样宝贵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中原家乡,甲骨文研究没有做不好的理由。王蕴智认为在科学文化发展快速的今天,努力把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原汉字文化遗产整理、研究、保护、开发好,让更多人了解古汉字,认知我们的文化根脉,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一种时代赋予的使命。
甲骨文等古文字材料文化内涵丰富,其研究涉及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它应该被多维度的学科视角所关注。但遗憾的是纵观今天高校的课程设计,无论是中文系还是历史系,均没有文字学的必修课,也没有开设甲骨学和古文字学。在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王蕴智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点的担忧和牵挂,他还询问了当前大学生如何看待文字学,以及如何理解甲骨文在今天的时代意义。
(图为王蕴智教授向河南省时任省长李克强寄呈《关于创建 (图为王蕴智教授向河南省委谢伏瞻书记关于创建中国字书
中原文明的标志性设施——河南文字馆之建议书》之首页) 博物馆建议书》之首页)
针对文字学在高校教育中必修课的缺失和研究框架的模糊,王蕴智曾向李克强总理致信,呼吁在中原家乡创建甲骨文等文字学的专业研究平台,为此他特意写了三封信,表达了内心的期许。第一封信是在2002年,他向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写了《关于创建中原文明的标志性设施——河南文字馆之建议书》,在信中他呼吁在河南本地创建大型的汉字文化设施,表达了“给汉字安一个家”的请求;第二封是2004年他首次提出“许慎文化”概念,建议在许慎的家乡漯河市应由单纯地纪念历史文化名人许慎,提升为构建由“许慎精神”和“汉字学”两个重要要素组成的许慎文化中心;第三封则是在2017年,他再次给省委谢伏瞻书记及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在字圣许慎故乡漯河市规划建设“中国字书博物馆”的建议》的信,抒发了他的真切愿望。在王蕴智的积极倡导下,以及多方部门的不懈努力,先后在河南郑州、漯河、安阳等地选址,最终选定了安阳作为首个文字学的博物馆建设基地。
如今,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开馆十周年,位于漯河的许慎文化园也于2010年正式开园,安阳和漯河的第二期项目工程也在今年开始运行,其目标是在黄河中原地区打造汉字文化圣地。许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项目,将会在未来形成一个全方位展示古文字学、《说文》与中国文字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文化、汉字印刷与汉字信息开发等各个知识层面的文字大观园,这是在充分认识中原自身文化优势的前提下所做出的选择。
星夜赶路,不负黎光
王蕴智对记者说,今后中原地区以“弘扬汉字文化,传承许慎精神,建设学术文化强省”为宗旨的创意实践活动有望进一步地展开。他衷心期望通过中原人民和广大学人的共同努力,争取把未来的中原家乡,建设成为对世人进行汉字文化素质教育的基地。
作为当代中原学子,从学术层面来考虑,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中原家乡的地域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加强对中原汉字文化遗产进行基础整理、研究、保护、开发的通盘规划,加大对河南出土大宗文字数据整理的力度和工作量,把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远古刻画符号,殷商甲骨文、金文,中原出土的晚周盟书、简册、玺印文字,《说文》小篆,中原碑刻等古汉字资料作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来加以整理、研究,着手建立能够反映这方面的大型系列文字库(如推出商代文字库、甲骨文语料库等);推出富有中原特色的古文字中外文版图书、字书等中原汉字文化遗产学术文库。“我们十分期待通过这种高品位的文化建设,共同营造一种别具特色的中原文化氛围,有力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采访中王蕴智再次讲起漯河这个城市,想起文字学宗师许慎,王蕴智动情地说:“许慎是中华汉字学的创始人,是中国的字圣。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许学的研究一直处在学术的层面。要使许慎文化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单靠专业学者的力量是不够的。对于许慎本人的敬仰,也不能仅表现在尊许和祭许的层面上。实际上,对于许慎的人格、为学精神以及他何以能够成为中国的字学宗师,并不是全社会都能够了解的。作为许慎的后学,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依赖一部《说文》搞许学,因为我们今天毕竟看到了更为丰富的出土文字材料。一方面,我们需要象许慎那样沉下心来整理、研治文字。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象许慎那样花大力气,做出一部更为完整的汉字发展史和古今汉字解说奉献给世人。如今我们开发家乡的许慎文化资源,首先是要进一步向全社会推广宣传字圣许慎的事迹,让家乡的人民都知道许慎,都了解许慎精神,普及汉字知识,积极培育适合许慎文化资源开发的大环境。二是应充分认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本身的价值,认识到古今汉字文化的内涵和许慎文化本身的专业性。这方面尤需注重选拔培养有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一支高素质的管理班子和专业团队。三是经过反复论证,切实制订出总体开发议项和科学的近、远期规划,保证开发项目实施的质量和今后工作的规范有序,尽可能使许慎文化资源开发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周密规划、不赶风潮,力戒浮躁虚套,少走弯路。”
王蕴智对文字学的热爱,无疑是他能够取得撼人成绩的强大基石,今天有很多年轻人对这门学问没有感觉,耐不住潜心研究的冷清,王蕴智这样说:“越是冷,越要耐得寂寞,治学之道,必须具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修养。”王蕴智至今还用热切的志趣和扎实的功力作导引,在感染和培养一届又一届古文字专业的后起之秀,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甲骨文,走向汉字学的家园。如今在河南大学集中了一批中青研究学者,形成了以古文字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在王蕴智教授的带领下,对冷门绝学进行攻关,对古文字的各个门类——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说文》学等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是一个活力四射、在国内学术界较有影响力的团队。
图为王蕴智教授主持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式
百余年来,在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中,浸透着一代代河大人的心血和汗水。进入新世纪,在百年名校振兴的历史征程中,河南大学始终将甲骨文研究作为特色学科来进行建设。近年来,河南大学将甲骨文研究作为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在王蕴智教授的带领下,先后承办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年会。自2005年以来,中心在许慎家乡漯河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等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相关论文集4部。2016年,举办第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促进古文字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国内外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领域的进步发展。2020年,成功主持承办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编辑出版了《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三辑。2019年,王蕴智获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近日喜闻由河南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全国首款AI甲骨缀合产品——“缀多多”发布,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了古文字学研究领域,成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甲骨缀合。在不远的未来,“缀多多”还可以广泛用于文物的数字化修复,如汉简缀合,彩陶缀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该项技术得到古文字学界高度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这一技术以人工智能驱动的甲骨缀合,可以让更多从未研究过古文字的普通大众参与其中,极大地降低了甲骨缀合的门槛。
星夜赶路,不负黎光。王蕴智为古文字安家,为甲骨文事业而甘于寂寞数十年。同时他的学科责任精神更激励着更多的后辈,让他们成为身随王蕴智的后浪,在古文字学研究的康庄大道上不忘初心,风雨兼程。
上一条:贾玉英:深情扎根河大的宋史专家 下一条:《中华读书报》王立群谈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