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物采风

校园风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采风 > 正文
《郑州日报》耄耋老人的情深缘长
发布时间:2016-05-26 12:15:04   作者:

妻女生活无法自理,89岁的他每天守在她们身旁尽心照顾

《郑州日报》耄耋老人的情深缘长

    

    1943年,他与妻子结婚,两人携手走过71个春秋,当老伴儿脑萎缩瘫痪在床,他精心照料;1965年,心爱的女儿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49年风雨,他全力呵护;耄耋之年,他还需要同时照料年过百岁的老母亲……

生活,给过他许多困境,他从未抱怨,始终活得淡然。如今,他已89岁高龄,到了本该颐养天年,笑看夕阳的岁月,可他却依然守在妻女身边忙碌,全心全意。

他就是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离休教授——黄魁吾。


 他会忘掉自己的事 却记得女儿吃药的时间

初见黄魁吾老人,是在开封北郊老年公寓。

寒冬时节,窗外大风呼啸,他关好门窗,把女儿推到窗前,静静晒着太阳。

走进20平方米的小屋,三张单人床几乎占满整个房间;靠墙的两张木桌上,摆满了他为妻女每天加工流质食物所需的瓶瓶罐罐。

老人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来客,一边时刻关注着身旁母女二人的状况。

阳光下,轮椅上那个49岁的“孩子”,身体右倾,嘴巴半张着,不时发出难懂的“咕哝”声。每当此时,黄老先生就会微笑着对女儿安抚回应,望去的眼神满满都是慈爱。

49年前,女儿出生,黄魁吾夫妇无比喜悦。可没多久,两人发现女儿似乎与其他孩子不同,虽然一天一天长大,可她不会爬、不会坐,甚至不会自己翻身。

看了多家医院后,夫妇俩不得不接受女儿患有先天性脑瘫的事实。可即便如此,两人也不放弃,带着女儿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39年时间,一家人几乎试遍了各种治疗方法,但女儿的病情始终毫无转机。后来,不忍女儿再承受痛苦,夫妇俩最终选择了保守疗法,靠药物维持。

如今,老人记性一天比一天差,可他只会忘掉自己的事情,却把女儿每天吃药的时间记得清清楚楚。在别人眼中,老人照顾女儿的日子异常辛苦。可他却说:“女儿是我们的开心果,有她日日陪在身边,是福气。”

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 为妻女穿衣、擦洗、清理

1947年,年轻的黄魁吾考入河南大学;后来,他留校任教,历任政治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教研室主任,政治系副主任、主任,直至1989年离休,他始终是河大人。

2003年,因为已经无力照料女儿,黄老先生不得已先把女儿送进了老年公寓;随着自己体力的不断衰弱,2006年,黄老先生和妻子、女儿在老年公寓再次“团聚”。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5点,黄老先生都会按时起床,和护工一起,帮助老伴儿、女儿收拾好一切,穿衣、擦洗、清理……8点开始早餐,老人会一点点把固体食物用榨汁机研磨成流质食物,再一勺一勺喂进妻女嘴里。别人看着都觉得太辛苦,可老人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

他从没穿过150元以上的衣服 不是图便宜,只是简朴惯了

正在聊着,黄魁吾的老伴儿该输液了。由于老人血管老化,输液时针头只能扎在脚背上。为防止妻子打针时脚不受控制地下垂,黄老先生俯下身,蹲坐在小板凳上,轻轻托起老伴儿干瘪枯瘦的脚。

轮椅上的老奶奶,白发剪得短短的,因为患脑萎缩已经多年,她早已忘记了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虽然老伴儿已经不记得自己,可黄老先生望向妻子的眼神依然充满了深深的爱意。

谈及未来,老人十分平静:“有我在一天,我就会守着她们母女;万一我不在了,丫头和老伴儿我已经托付给了大儿子,也给她们备好了生活基金,要让她们的生活有保障。”

黄老先生说,四年前,85岁的他也是“孩子”,因为那时,102岁的老母亲还守在他身边。老母亲虽不识字,可黄老先生每天都会陪她聊聊天,听听广播。在老母亲病重时,黄先生每天不但要照顾妻女,还要在母亲床前尽孝。一天早上,当他如常帮卧床的母亲翻身时,却发现母亲已经安详地离去了。

采访中,记者看到老人身上的灰色毛衣袖口已磨花了边。老人说,自己从没穿过150元以上的衣服,倒不是纯粹图便宜,只是简朴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