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物采风

校园风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采风 > 正文
马同森:平凡人生路,上下而求索
发布时间:2021-11-22 11:42:45   作者:冯小坛

个人简介

马同森,1954年出生,河南省鲁山县人。河南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环境科学硕士点负责人,《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执行主编、编委;2000~2003年兼任《化学研究》总编、编委;曾任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三、四、五、六届常务理事,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 第十届河南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河南省政协常委,第十、十一届开封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十二届开封市委员会主委。主编、参编的专著包括:《环境科学选论》《环境科学引论》《环境化学CAI课件》《化工热力学教程》《书刊计算机编排技术》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得市厅级以上各种奖励30余项,其中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绿色中原人物”,全国高校科技期刊杰出编辑,河南省期刊界领军人物;曾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大学科研优秀奖、教学优秀奖等奖项;社会工作上表现突出,曾获省政协、市人大奖励7项。

在人生这条漫长而修远的道路上,马同森始终紧跟时代的号角前行。他总是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把尽职尽责放在第一位。学生需要时,他便一人担起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学校需要时,他便放弃在名牌大学深造的机会,立即回校重返课堂;学报编辑工作需要时,他就投身于编辑事业之中;社会发展进步需要时,他便建真言献良策,提供绿色发展思路……走近马同森,感悟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科研求真,思人文求善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对马同森来说,从工作的不断变更中便可窥见一斑。时代的要求让马同森与化学结缘。对此,他说:“人生是一个追求理想和升华精神灵魂的渐进过程,干一行就必须爱一行。”这既是他面对时代召唤时的态度,又是他不断追求人生目标的实证。

在环境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的马同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立之年就已获得国家级奖励。他的论文《中国第一套环境化学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2005年,他在日本北海道访问时所著论文《穿越城市的河流》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由他撰写的100余篇论文被知网、《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环保》等数据库或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毫无疑问,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就,但荣誉加身的马同森并未选择功成身退,而是在退休后继续为教学和科研做奉献。

化学学科培养了他的工作态度——求实、求精、求准。“分析化学是农业生产的卫士、工业生产的眼睛、科研创新的助手、国防建设的尖兵。”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全靠分析测试,容不得半点差错。实验仪器的准确度会有一定的误差范围,只有经过自己亲自挑选、矫正、校准,才能得到一套相对精准的仪器。“做任何一项工作,心中都要有一套‘标准’作为参考的依据。所做数据经得起第三方、第四方的检验,是科研工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拥有自信的原因之一。”马同森如是说。

面对科研工作,他认为要常怀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创新之路,寻求解难之道。科研路上的困难在他看来是必经点,一路顺利的科研并不存在,那只能叫做实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遇到困难都要理性思考、认真对待,任何难题都有它的解决办法。对此,马同森回忆起曾在日本访学时的一段特殊经历。初到日本,迎接他的是一沓厚厚的专业资料以及一周后开始做实验的通知。面对难题,马同森不走寻常路,大胆地将实验中起关键作用的特殊物质表面进行属性改造,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得日本教授的好评。“回国前研究室特地为我举办了欢送宴会,第二天日本教授又亲自开车到机场为我送行。”马同森对此印象深刻,“后来才知道,那是个日本教授钻研了多年的研究选题,最后被我攻克了。”回国后,马同森深深感受到:出国即代表着国家形象而不只是个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马同森对待工作斗志昂扬,面对生活却是另外一种节奏。“马老师是一位有很高文学素养的科学工作者。”山东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薛冬峰教授曾师从马同森,在谈到老师的特点时他如此评价,“马老师的爱好十分广泛,吟诗、赏画、练书法……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很有品味、集多种优良品质于一身的人。”在文理分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马同森将“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的理念融入了自己的灵魂。正因如此,他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这也是他生活的智慧与艺术。在他人眼中,“积极”“阳光”“正能量”三个词是他身上闪亮的标签。他生活经历丰富,洞察人生道理,见解深刻又富有哲理。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做一个慢下来的人,奉行“绿色出行”理念,极具生活气息。

(图为马同森青年时期工作照片)

三尺讲台,修一生情缘

1975年第一次踏进河南大学的门槛到现在,转眼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马同森见证了河大发展的历程,对他而言,河大不仅是一个工作单位,还是一个见证他学习、工作、成长的地方。从河大化学系毕业到拿到教育厅通知,马同森实现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他坦言道:“这给我带来了一种压力。一个年轻教师面对的是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大学生,就更需要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加强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而这种压力也化成一种催其奋进的动力。回忆起那段日子,马同森感慨于老教师对年轻教师指导培养的良苦用心,他一直记在心中:“作为年轻人,在求知、做人方面一定要向老先生们多多学习。”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懂得兼收并蓄。由于工作需要,马同森经常出差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这对他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只有了解了其他学校的发展状况,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马同森始终对课堂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即使他身兼多职,工作繁忙,也未曾丢下过教学。三尺讲台、两寸粉笔始终是他难以割舍的情结所在,即使在担任学报执行主编后他也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他曾被同事这样问道:“上这课有什么意思?”他只答道:“个人爱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蕴藏着的不仅仅只有一份执着,更多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不舍与守护。虽然他的人生中遇见过许多更好的选择机会,但他十分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尽管岁月荏苒,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却仍旧赤诚。他的学生赵茜早已成为大学教授,回忆起马老师当年的教学方式,她印象深刻:“马老师对待课堂要求很高,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环扣一环的讲课方式和课堂提问让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和学生讨论问题,会将问题抽丝剥茧一层层地分析,启发学生思考,是开启我学习新思维的老师之一。”虽然课上的马同森十分严厉,但是课下的他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兄长,师生关系十分融洽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选择,马同森表示这是从小就受到熏陶所致,在县城里教高中的经历也更坚定了他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在他看来,“教育事业涉及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未来,人的生命是无法延续的,但是教好学生,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却可以永远传承延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道出了传道授业的境界”。正如雷锋同志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教师是人类社会灵魂的工程师,尊师重教的社会才能发展的更好。

“人生精力有限,有所为就有所不为。我觉得自己干的行当有点多,承担了不少社会工作。有句古话是说的好:‘教之道,贵以专。’我违背了这个定律。”马同森笑称自己是“杂家”“清凉油”时,语气微微低缓,面露憾色。

编辑期刊,传文化薪火

“1994年,我去出全省的自学考试题。回来之后发现我被安排到河南大学学报工作了。”聊到过往,马同森在谈笑之中微微惊讶,似乎还能感受到他当时知道这个消息时的意外,“从个人意愿的角度上讲我更希望做老师,但最终还是服从学校安排。”就这样,马同森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走入了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开启了自己的编辑生涯。

“干一行就要将身心投入进去,如果想要在这个专业圈子里有所作为肯定需要下一番功夫。”知行合一的马同森用了几年的时间对期刊论文进行梳理与研究。在其担任编辑的20年间,他先后编辑出版了近百期期刊,《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先后获得“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从一家普通的高校学报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学术创新力、科研辐射力且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马同森在1996--2014年间担任全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也是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是省出版局聘任的期刊质量评审专家,河南省期刊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多次走上河南省主编培训讲坛为全省编辑人员授课、作专题报告,多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自然科学期刊“杰出主编”和优秀编辑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马同森对编辑知识、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国家标准进行过系统研究,在相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编辑育人”培养投稿新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对此,他总结到:编辑工作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编辑不仅仅是替别人做嫁衣,作为一个期刊编辑工作者,培养作者、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其职责和义务。培养一位初出茅庐的作者,比坐等收好稿子更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工作是琐碎的但也是有趣的。对于马同森而言,在编辑行业,可以和学生、青年作者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将逻辑审稿的思维和所学专业二者结合,从结构、数据等方面分析其结论,也是一个对自己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

参政议政,须凝思聚力

马同森是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第一代人。他自小就读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以雷锋、焦裕禄等英雄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毛泽东论著,他对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饱含深深的热爱之情。他渴望政治进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也早已在灵魂里扎根。在即将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之际,受到统战组织和民盟的召唤,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成为了共产党的挚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把它坚持好、完善好。作为统战工作者,我从内心里拥护这一制度。”马同森深知多党合作的重要性,回望他过去的参政议政历程,可谓岁月峥嵘,为社会建设不遗余力。他曾任开封市政协副主席长达10年、开封市人大代表、常委10年,省政协委员15年,其中任常委10年。在任职期间,他领衔提出了4个一号议案、多个重点提案和优秀建议,耗费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参政议政的工作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精准建言、科学献策,需要结合实际,根据各个地市发展的情况、国家导向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见解,体现出学术的深度。空洞的文字不是参政议政,议案的字里行间需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并具有科学的可操作性,以观照现实问题或规划未来提供决策依据。

每年省政协开会之前,马同森都会认真撰写大会发言材料,有时他的发言稿成了内容丰富、质量过硬的“万言书”。省领导也对马同森的提案和建议给予高度认可,经常邀请他作为代表在省政协大会、常委会上发言。除此以外,他还多次被邀请参与省政协领导领队的调研活动,如“农民工返乡再就业问题”“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等专题调研,多次参与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基本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月协商座谈会,以及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专题论坛》上作重点发言。他还被邀请去给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培训班授课、做专题报告,几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为河南省、开封市的社会发展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人,马同森见证了国家社会发展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生活艰苦,学习用的是柴油灯,学习完鼻孔里都是黑黝黝的;出行是坐烧煤的绿皮火车,过涵洞的时候,黑烟进到车里,鼻子、眼睛和耳朵里都是煤灰。”抚昔追今,马同森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现在我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更需要青年一代为祖国蓄积力量,打造美好未来的蓝图。对此,马同森寄语当代大学生:年轻人不能只贪图享受与娱乐,要多看一些励志文章,要有追求精神,不要太过关注于物质生活,要珍惜好时光,莫负新时代。

(图为2005年马同森在扎幌市做环境考察)

采访结束后,他推着已然泛旧的脚踏车与我们同行,谈论校园景色,也成为景中之人。链条吱吱呀呀地转动着,阳光映在他鬓角的头发上,岁月静好,风轻无痕。他渐离渐远的背影很是普通,却盖住了所有的称号与荣誉。当明天再踏入这片校园时,他还会听见:“老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