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6月22日 08:39
个人简介
杨健生,男,1965年6月生,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盟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民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画作品曾入选第八至十届、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特邀参加“建党九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庆祝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盟员美术作品展”。获“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铜奖、“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铜奖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共中央党校、老挝国家博物馆、中南海收藏。两次荣获民盟中央“民盟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民盟河南省“纪念河南民盟成立70周年优秀盟员”“盟动中原—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爱心艺术家”、河南大学“文明教工”“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诗意选择:从音乐转向绘画之路
杨健生能够在绘画上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早年经历息息相关。
杨健生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峡谷,三省交界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上小学时,老师发现杨健生在作业本背面画的一些想象画生动有趣,就让杨健生负责学校的黑板报设计和抄写。此后,杨健生越发痴迷于绘画,上小学期间开始尝试画素描和速写,并利用课余时间给班里的同学、爷爷奶奶和邻居画像,这为他之后的连环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小学的他还热爱音乐,学习了二胡和板胡,四五年级时加入了村里面的宣传队,并担任板胡演奏员。豫剧朝阳沟等剧目的曲子杨健生都能熟练的演奏下来,也常随宣传队到外地巡回演出。
初中时期,一次意外使杨健生腿部骨折,需卧床静养三个月,就是这三个月使杨健生的人生道路开始放弃音乐全身心转向绘画。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受伤的杨健生不得不静心休养,在此期间,杨健生从小姨那里得到了几本青少年读物和连环画册,其中连环画《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健生说:“看得多了,就逐渐有了灵感,我开始将看到的文字配合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此刻杨健生暗暗发誓将来也要出版一本属于自己创作的连环画。杨健生会在闲暇时根据古诗内容作画,会在看小说时展开想象形成连环画。他把省吃俭用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了小人书连环画,慢慢积攒下来两大纸箱连环画册。这些连环画册成了他的珍藏,并给杨健生带来了学习的足够营养。
县文化馆的美术干部彭天贵和安阳市群众艺术馆的美术干部桑国振可以说是杨健生的启蒙老师,他们鼓励杨健生充分展现自己,并对他的作品进行多次指导。高二时,杨健生将自己写的作文改编成连环画《我的小邻居》,并将其投稿到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向阳花》杂志编辑部,竟被编辑采用发表。处女作的发表给他以极大的鼓励,并给他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碰巧的是,杨健生的连环画作品《我的小邻居》发表的同时,他高中创作的宣传画作品也在省级展览海选中脱颖而出,这时,杨健生得知自己如愿考上了大学,实在是三喜临门!大学里较好的学术氛围使得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得以施展,自此,杨健生将自己的热爱发展成了一生的专业。
杨健生高考报名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报名时,杨健生遗憾地错过了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系的报考时间,在安阳群众艺术馆老师的建议与鼓励下,他报考了当时河南省内唯一的本科美术专业——河南大学(时河南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入学后,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他还会利用周末、假期等课余时间给报刊、杂志配插图,节假日到菜市场和火车站画速写,利用课余时间担任《小学生学习报》美编等职务。由于爱幻想、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杨健生在大学期间就多次收到出版社邀约,出版了多本小说插画,获得了河南人民出版社优秀小说插图奖。大学期间,杨健生为河南省的报刊杂志画了上千幅插图,他不仅没有抱怨,还乐在其中,享受着创作过程,杨健生觉得这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大学毕业分配时,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教育时报社来河南大学点名要杨健生,面对众多的工作选择,能吃苦、够踏实、爱专业、一心学习、想成为优秀画家的杨健生选择了留校任教。他认为大学里的学术氛围更适合他,边教边学,边创作,有大量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专业。
传道授业:要用诗一般的画面反映时代生活
面对学生,杨健生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观点,他教导学生——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杨健生说:“一些画家总是沉浸在自己记忆最深刻的时光中,作品面貌就容易陈旧,别人也容易审美疲劳。”纵观世界美术史上的名作,无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及作者的素质、感受力与表现力密切相关。杨健生认为,画家首先要时刻关注这些年来国家发生的变化,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周围的一切,具备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美的瞬间的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有温度的作品。
“我连续几次入选届展,除去技法方面,自我归结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跟随时代向前进,表现当下的生活,展现时代面貌。”以《白玉兰》《考场外》等作品为例,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杨健生注重对当代青年精神进行描写,同时中加入现代元素,流露出生活气息及现代气息,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揭示生活。“自然中的沉静、永恒,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绘画中所追求的。”将人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用精心设计的周围环境烘托人物精神情绪,并在画面结构上强化形式美感,这已成为杨健生人物画创作的一大特征。
曾经有人问杨健生:“疫情期间的作品常常暴露出题材雷同、依赖照片导致的想象力匮乏等问题,您认为我们怎样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对此,杨健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坦言,很多时候,画家无法深入一线实地取材,而是通过电视节目或网络获取素材,抗疫是这样,之前的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也都如此。由于渠道相似、同题作画,常常出现相似的面貌,但杨健生认为这正是考验画家水平的时候。画家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却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还原,而是经过提炼后的再创作,需要画家根据艺术规律进行二次加工,或概括、或夸张、或挪移,加入自己的想象与理解,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使作品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而给读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体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学中,杨健生始终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既是良师、也是益友,赢得一片赞誉。现如今,杨健生的学生散布天南海北,都在为艺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杨健生不仅为真正的艺术精神作出了生动的注脚,也给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未来插上了一双现代的翅膀。
挥毫泼墨:立足传统,锐意创新
就艺术本体而言,杨健生对中国传统工笔画有着独到的领悟。这体现在他具有既精于继承而又勇于创新的可贵品格上。
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盛行起来。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笔法,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融合。因此,中国工笔画的精妙绝伦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杨健生非常重视对传统的继承,他表示:“我的立足点就是传统。立足点在传统,就是紧紧抓住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根本的东西,抓住根了,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才能纯正、地道、有味,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传统中留下来丰厚的积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丢掉传统,就等于把财富扔掉了。”
在杨健生的画里,人物形象色彩、背景、构图、独创的表现技法,都呈现出一种经典性品质,流露出一种大格局大气象,是一个丰富的整体。他追求庄重华贵中的质朴、深沉厚重中的明快、单纯浑朴中的丰富,作品往往明朗有力、严谨慎密,有着精确的人物造型、细腻的心境描写,幻化出纯情的诗境。而这些正是画家重视直觉感悟的结果。在回归直觉的过程中,他找寻到了生活与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情感之间的连接点,找到了真实的个性化体验,并推进了两者的内在关联。漫长的创作过程是不断探寻和创造的心理过程,杨健生在单纯宁静的画面中融入了强烈的生命和精神追索的印痕。
但杨健生并不一味循规蹈矩。他根据作品意境的需要,适当吸收其他画种的技法,使之融入自我语言体系,不仅没有牵强之感,反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气息。比如,他吸取写意画的皴擦渲染,工笔与写意的结合,以造成虚幻空濛的意境;吸收西画的光影、质感,冷暖对比,造成真实立体的空间境象。《白玉兰》背景以蓝色为基调,有力地烘托出前景洁白如玉的花朵,树干、石头的光影和质感恰到好处,使画面整体的圣洁感大大提升。《希望》则吸收唐宋工笔画的精华,参以现代平面构成,表现出少年天真、活泼、阳光,充满朝气,少年强则国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一主题。
杨健生用他的画笔构筑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他把自己心中的理想,寄寓在这些人物形象里。杨健生的绘画灵秀满纸,清新逼人以及他浓郁的艺术内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并为工笔画的艺术创作沃野吹来了一缕清新之风。
以艺抗疫:疫情之下,艺术大有可为
2020年8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杨健生的《战必胜》从全国七万多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在国家最高文化艺术殿堂展出的机会。
杨健生表示,得知作品入选了那次展览,他很激动。“展览是从全国75000多件作品中挑选出来最有代表性的96件(套),能够入选非常不易。”虽然没能到展览现场,但是杨健生一直关注着展览进程,并第一时间找到了官方发布的视频和图片。抗疫艺术展让杨健生回顾了全国人民完整的抗疫过程,让他回想起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以及当初抗疫期间宅家创作的日子。杨健生说:“本次作品入选是评委们对我艺术创作的肯定和鼓励,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今后我会更加关注现实题材,聚焦社会民生。”
谈到《战必胜》的表现内容和创作过程,杨健生回忆道,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都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面对肆虐的病毒,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行而上,那些坚毅的脸庞、困倦的身躯,那些离别的场景、奋战的场面,常常感动得杨健生泪流满面、热血沸腾。3月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人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医护人员出征前的场景却定格在杨健生的脑海中,于是他画了这幅《战必胜》。
杨健生想借这幅作品减轻人们对疫情的恐惧和压力,同时歌颂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通过绘画展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这幅画本来画的是4尺整张,因为国家博物馆展览的规格要求,画第二稿的时候,我调整为1.45m×1.6m的尺幅,裁掉了画面上边的‘武汉某某医院’几个大字,整个画面采用灰色与红色的对比,更加凸显人物形象的镇定和坚毅。”从起稿到收笔,这幅画杨健生画了整整十多天。这幅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两个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进入国家记忆库,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机关刊物《美术》杂志第10期封面采用。
实际上,不光是《战必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杨健生还创作了小写意《社区防疫员》、工笔画《驰援武汉》、速写《抢救》《宣誓》《输液》《痊愈》等大量反映现实的绘画作品。有人说“在瘟疫面前艺术是无用的”,杨健生并不同意这样的论断。他认为,尽管艺术阻止不了疫情的蔓延,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在灾难面前毫无意义。相反,人类的文明借艺术之手,记录下那些瘟疫肆虐之下的瞬间,有助于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信心的凝聚。艺术家通过艺术的笔触将社会现象表现出来,展现人性光辉,给予大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更能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直传播下去,让后人“以史为鉴”,这也是他疫情期间坚持创作的原因之一。
由于题材特殊、创作及时、饱含真情,杨健生反映疫情的作品陆续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民盟中央、李可染画院等国家级网络媒体和省市级网络微信平台发表、传播,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浏览量有几十万人次,影响很大。杨健生在疫情期间还参与了由河南省艺术教育协会组织的“以艺抗疫 奉献爱心”捐赠活动、河南大学为武汉疫区的捐赠活动,积极捐款捐画,为社会贡献了文艺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笔墨随时代,绘画自有精神。杨健生在批判继承工笔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笔画法,形成了卓然的审美艺术风格。同时,杨健生的艺术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更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担负起艺术反映现实、聚焦民生的时代重任。
对于杨健生的艺术,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说:“在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队列中,杨健生虽刚年过“不惑”,却早已崭露头角,而且审美个性鲜明,艺术风格卓然。他以山村生活和校园生活为基础,通过辛勤的艺术探索,构建出自己的艺术天地。青纯之美,青春之歌,自然天真,质朴和谐,这就是杨健生的艺术特质,也是当今社会许多人所渴望的真美和真情。”美术评论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贾德江讲:“健生的画以自己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运用娴熟的技巧,恰如其分的表现了青春少女的气质和心态。他有意选择切合自身特长的题材,因此,他的作品图式,语言不是一览无余,粗率直白,而是笔笔含情,情景交融,意味深长……”魅力中国记者陈珊珊则这样评价:“从美学与文化的层面上去把握、表现人物的心灵美、气质美、形象美,进而使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韵,将生活上升为艺术的一种特殊的美。精细极致的工笔画法及对人物的观察、独特的构图、工而不板,精而不泥,杨健生的绘画灵秀满纸,清新逼人以及他浓郁的艺术内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并为工笔画的艺术创作沃野吹来了一缕清新之风。”
上一条:“勇”攀科研高峰 下一条:刘思谦:一群学生, 一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