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5月07日 10:02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1945年3月14日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名文化学者。原“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河南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常委。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在河南大学已执教38年,十余年为河南省高中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授课,连续十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读史,将历史经典传播到寻常百姓家,在“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2013)、“中国诗词大会”第1至6季担任点评嘉宾,为宣传河南大学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2002年获批“河南省劳动模范”;2006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第二届教学名师”称号,同年获“河南省教育十大师德标兵”称号;2006年、2007年获“河南省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称号;2008年获批“河南省优秀名誉专家”;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称号,同年获批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4年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获“河南省突出贡献教育人物”。开封市“首届文化奖章”获得者。学术研究著作等身,成果丰硕,成就突出,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史记》《宋史》研究,出版《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等十余种图书,论文《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中心》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好评。二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专著《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研究山水游记文体的通论之作”。三是《文选》研究,出版《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三部专著,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在国内外《文选》学界享有很高声望。
一座小城,让他魂牵梦绕;一座大学,让他终生结缘。
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河南大学到百家讲坛,他纵横文史,风度翩翩。
他是时光酿制的一坛琼浆,他是岁月打造的一张名片。
他,就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
2005年,60岁的王立群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在他看来,上一次的人生转折是1979年考上河南大学的研究生,已经过去了40多年。六十年的人生似乎都是在等待,在等待破茧而出的时刻。当所有的沧桑都蜕变成了魅力,举手投足便不可方物。
“央视来学校选主讲人,编导们已分别见了三批老师,明天还有一天试讲,速回。”王立群的手机里,始终保存着这条短信。
2005年底,央视《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学校党委宣传部给他了上述短信。收到短信后,正在外地出差的他连夜赶回学校,凭借对《史记》无与伦比的熟悉与喜爱,用了20分钟的时间,用独到的视角对《鸿门宴》中的项羽做出深层立体的别样解读,当即被央视编导选中,从此开始与《百家讲坛》结缘。
2006年,这位从河南大学文学院走出来的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展示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学术底蕴。他主讲的九集《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出手不凡,其后他主讲的十一集的《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更是赢得满堂喝彩。
在荧屏上开讲,对当时已年逾六十的王立群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既要有学术的深度和高度,又要通俗易懂。既要照顾节目收视率,又要顾及观众的接受力。”王立群说,上《百家讲坛》难在平衡与兼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史实翔实准确,一般50分钟的课程,王立群要写1万多字的提纲,查阅几十本资料。时至今日,他的书柜里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史记》和相关资料。“这是南宋黄善夫本的《史记》,这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最新的《史记》……”王立群如数家珍。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播出后,以高收视率强势走红。王立群在节目中,用现代视角为观众解读了秦始皇、汉武帝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王立群对《史记》四十多年的深耕研究与幽默诙谐的讲述方式,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最初,很多人看到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讲历史,都认为他是教历史的,实际上他却是文学教授。易中天曾调侃,文学教授讲历史为“公鸡下蛋”,但王立群认为,恰恰是这种身份让他成了“公鸡中的战斗机”。在他看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令人永久记忆。他指出,孔子最早提到史与文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另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史不分家”。他说:“历史系老师看重历史事件,而我们文学教师更注重分析历史人物。人活了,历史就活了”。
学术的定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王立群迅速走红,被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自2006年至今,他已十多次登上《百家讲坛》栏目,涵盖《史记》、宋史和成语等传统文化内容。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帝王将相奔来眼底,历史浮沉涌上心头,成为央视百家讲坛的一棵常青树,温润持久。
王立群祖籍山东泰安,父亲毕业于齐鲁大学英文系,母亲毕业于女子师范学校。在家庭的影响和父母的熏陶下,王立群自幼酷爱读书,成绩很好。不过,1958年,成绩全优的王立群小学毕业,却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只能进入一家民办初中求学。校舍在一个小巷子里,只是租用了两处民宅。
王立群永远忘不了这段求学经历:每周上三天课,其他三天则通过打工挣钱养活学校和老师。因为是民办初中,学校的水费、电费,买黑板擦、买黑板,买桌凳,教师的工资,甚至每一支粉笔都来自于师生打工的钱。
13岁的王立群和同学们一起拉汽马车,一辆车可以装上几千块砖。白天是骡子拉,晚上把那个骡子拉的车借过来,骡子休息,他和同学们代替骡子去拉。拉得动也得拉,拉不动也得拉。除了拉车以外,还要经常去钢铁厂砸矿石。每人一个锤子,把大矿石砸得比鸡蛋小一点的矿石,一砸就是一天……
初中三年级时,王立群到了一所补习中学学习,尽管不用打工了,但却又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没吃的,半天上课,剩余的半天就跑到那个黄河滩上,挖一种被称为“水红花”的野草,洗干净晾干后磨一磨,蒸成窝头来吃。有时候,他和伙伴们跑到农村捡大白菜根,在炉子里面烧着吃。
高一的时候,王立群“替父尽孝”,返回老家山东新泰县照顾病重的祖父。在城市生活了十六年的他学会了锄地、种植、收割,各种农活都干过。为了照看庄稼,他一个人在野地里风餐露宿三个多月……直到祖父病故后,他才回到开封继续上学。
1965年高中毕业之后,王立群第一次参加了高考,自认为考试成绩优秀,他报的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因特殊的年代,加上特殊的家庭背景,成绩优异的王立群和大学失之交臂。
1977年,高考恢复,等待了12年的王立群却因为30岁以上只允许高中66、67、68三届学生报考而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被逼无奈,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只好横下心来,直接投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当时报考者有80余人,初试后只有两人进入复试,成功的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教材,也没有学过大学课程,加上工作非常繁忙,王立群备考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他横下一条心,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最终顺利过关。
最神奇的,是他参加政治考试。没有教材的王立群,用三天时间啃完了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下来的三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用一天看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天的复习,就让他的政治考到了91.5分。苦心人天不负,王立群脱颖而出,最终以优异成绩踏入了河南大学,成了一名硕士研究生。
忆及这段往事,王立群动情地说,我一生的转折点就是来到河大读研究生,当时真有一种春桃满枝、天新月圆的感觉。一步跨出天地宽。在河大,我完成了人生的转变;在河大,我找到了应该属于自己的专业状态;在河大,我找到了以前34年来没能找到的人生定位;在河大,我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因此,无论何时,对于河南大学,我内心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很多人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认识了王立群教授。
荧屏上的他,温文尔雅,气质不凡,让厚重的《史记》第一次摆脱了曲高和寡,让史书上那些久远的人物变得有了鲜活的血肉与温度。深入浅出的解读、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风趣幽默的讲述,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在荧屏上挥斥方遒的先生,经历了从小学代课教师到大学教授的蜕变。他的授业之途,充满了传奇色彩。
1965年参加高考,与大学失之交臂后,王立群被开封一所小学聘为代课教师,这一干就是7年。7年间,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王立群教过小学所开的每一门课,语文、数学自不必说,珠算、大字、美术王立群照样教得得心应手。最“酷”的一次是,由于缺少教师,学校决定让王立群兼教音乐,于是,他在一周之内学会了弹奏风琴,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教师的生涯,这一教又是三年。在担任小学代课老师期间,他与《史记》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1966年,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学生当作“四旧”扔到了院子里。住在学校的王立群(当时是这所小学的少先队总负责人)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了少先队大队部。每当无聊或苦闷的时候,他就会翻开这本书,虽然刚开始时有些地方他并不能完全看太懂,但耐不住时间的打磨,很快,他就把这本书看得滚瓜烂熟。
日子波澜不惊,接下来王立群迎来了7年中学教书生涯。语文、数学、物理、音乐、美术课的讲台上,都洒下了王立群辛勤的汗水。《史记》里的那些人物,太史公的评语,经常在他的脑海里不停闪现。司马迁的骨鲠之气,则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
1982年,王立群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就包括《史记》。此后,每一年都要给学生讲《史记》。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让他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经典,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越发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对《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
20余年来,王立群一步一个脚印,先后被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04年被聘为河南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有意思的是,20多年前,作为授课老师,王立群在全省给自考生作巡回辅导,有些考生之前已经考过了,但听说有王老师的讲座,还专门前往听课。时至今日,很多当年的学生,回校聚会时还念念不忘当初听王老师课的情形,以能请到王老师合影为荣。
从当年的小学代课教师,到如今的河南大学教授,50多年来,王立群教授经历了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全过程的教学实践。全过程的教学实践既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笔财富,使得王立群教授的授课艺术臻于化境。
有学生说,在百年河大,听先生纵论天下、畅谈古今,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而所有听过王立群教授讲课的人都说,那实在是一种享受!王立群淡然一笑:“教书育人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站在三尺讲台上课是我的幸运和幸福。”
在《百家讲坛》走红后,已经成为学术明星的王立群,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王立群一直认为,做学问是一生的追求,是立身之本。
作为文学院教授,王立群本科教的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硕士带的是古代文学,博士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主攻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七旬,王立群坚守着一个原则:“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有一个自我约束,那就是做学问一定要做一流:写一流的学术文章,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一流的学术刊物上,争取进入自己所从事领域的国际或国内的前三名,是为高调做事。
王立群说,学校的名气固然重要,但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不是靠所在的学校赋予的,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学术实力说话,只能靠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在“高调做事”的要求下,王立群教授成为了自己所研究领域数一数二的权威。他先后出版《<文选>成书研究》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尤其是其专著《〈文选〉成书研究》被学界公认为代表了目前《文选》成书研究的最高水平。
当然,王立群并没有忘记自己一贯坚持的“低调作人”。往往是从北京录制节目刚回,他就马上投入到繁琐的日常工作之中——授课、评卷、辅导……
“高调做事”与“低调作人”,在王立群身上和谐地统一着。2003年,非典肆虐的二月,他一人南下广东、福建,宣传河南大学在古典文献学方面的实力,最终使得河南大学当年申报的古典文献学博士点获得了通讯评议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014年11月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布,王立群领衔申报的《文选汇校汇注》获批立项。王立群领衔的《文选》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文选》版本的搜集整理、考释及综合研究。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集大成的《文选》校注版本,将是王立群及其团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贡献。
对于王立群教授来说,高调做事的底子是低调做人。一套30余平米的住房,他住了18年。他这样总结自己:几十年来,除了专业之外,我几乎没有个人爱好,因此,专业就是我的生活乐趣所在。既是自己的生活乐趣,我不能允许自己不把自己的专业做到最好。
如今,成名多年,76岁的王立群在闲暇时刻,打打太极、喝喝茶,生活得平静而充实。
自2006年起,王立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荧屏上,不仅是央视的常客,也成了各地卫视的嘉宾。无论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挥洒自如,还是在地方卫视上的旁征博引,他的每一次出场都令人感叹不已;无论是在CCTV青年大奖赛歌手上的直言不讳,还是在《中华百家姓》上妙语连珠,他的每一次点评都让人印象深刻。
2016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这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这档节目很快受到观众喜爱,尤其是在2017年春节爆红。古稀之年的王立群,位居点评嘉宾之首。网友评价他有风度、有颜值、有才华,言谈举止之间展现谦谦君子之风。
在诗词大会上,王立群坦言:“其实我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点评诗词可以说是当行本色。”文学教授回到“老本行”,更显游刃有余。回到本专业领域的他,在点评中,他指出了很多人历史认知上的盲区,扩大了大家的知识视野,因而备受好评。
如在点评杜甫《赠花卿》中名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时,王立群向大家科普了学界的争议:由于当时历史背景原因,这两句表面上赞美乐曲动听,但实质是委婉地讽谏花卿,意为“此曲只有天子才能听,你僭越了”。
在王立群看来,担任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可以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而最郁闷的,莫过于最有独到之处无机会与大家分享,比如“你有独到见解的诗词不在你参录的那一场”,或者“你有过人之解的诗词,在你点评的那一场某选手题中,但选手过早躺枪下场了”。王立群说,他注重的是诗词对人性的引领,他希望通过诗词让更多人如同他一样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2016年,王立群出版读史随笔《历史从未走远——王立群读史札记》,剖析了自己十年讲史的历程。他在后记中写道:“十年的人生,见识、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有些感受任凭随风而去,有些感受当时就觉得要记下来。于是,将随手记下的感受加以整理,就形成了这本书。”的确,参加节目、出书……十年时间过去,除了大学教授的称呼,王立群又多了一个头衔——文化学者。在他眼中,这两个身份并不矛盾。
在很多人看来,文化学者也许仅仅是一个头衔,或者只是一个名称,但在王立群看来,却更多了几分责任与担当。而通过荧屏实现传统文化的普及,是王立群作为文化学者进行文化跨界的初衷。实际上,差不多在登上《百家讲坛》的同时,王立群就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普及与国学推广,并选择“成语”作为第一站,完成《王立群智解成语》系列丛书。在他看来,成语简洁明了,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态,趣味性更强。“我把成语和相关历史、文学结合起来讲解,尽量以通俗幽默的方式表达,也能帮助大众尤其是学生较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身为文化学者,王立群更注重的是在跨界过程中的文化普及。跨界于历史和文学之间,王立群玩得转,也玩得潮。他希望的是把学者丰富的知识储备、独特的视角以及豁达广阔的视野,与电视传播的特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传学术理念,展学人风范,传达其一直奉行的学者准则,实现文化的普及。
2017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二期节目播出,王立群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凭借着“宝宝心里苦”表情,在表情包界火了一把!
在节目中,王立群解读《短歌行》时缓缓说道:“按照我个人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就是苦,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宝宝心里苦’。一为‘去日苦多’之苦,二为‘宝贝去哪儿了’,即找不到贤才之苦。”这段临场发挥的点评,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让大家觉得70多岁的王立群实在是“太潮太萌萌哒”。
实际上,这不是王立群第一次在荧屏上展示“潮”范儿。早在2011年,在讲述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时,“剩男”“粉丝”“秒杀”“跳槽”“草根”……等流行词的运用,他早已得心应手。有时在优雅讲解之余也不忘调侃,如《诫子书》的作用是告诫后世子孙“不坑爹”而在微博上,70多岁王立群经常化身段子手,经常与100多万粉丝们互动……
讲课要幽默,学术不打折,跨界跨得风生水起,网络玩得溜得飞起。王立群说:“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最富有学术含量的内容,既保持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让更多的观众、读者喜欢听愿意看,这样的工作才更有价值。”在他看来,研究是过程,而普及是目标。对学者来说,将知识分享给大众是与研究并重的责任。正因如此,他才会开博客、开微博、玩朋友圈、发抖音、快手、头条,跟粉丝们分享自己的心得。
成长在开封,求学、工作于河大,多年来,王立群始终以赤子之心,感恩母校的培养,挚爱古都的一切。
2017年6月,河南大学宣传片《河大印象之岁月·书香》发布。片中,王立群作为河南大学形象代言人,行走在河大园,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调,讲述河南大学过去与现在、浪漫与情怀。宣传片上线后,顿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引发阅读狂潮。
这不是王立群第一次为河南大学代言,但绝对是最惊艳的一次。
2010年6月,河南大学拍摄了一部以学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校园风光为主的招生宣传片。当时,王立群已是央视《百家讲坛》”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学校打算邀请他,以他的视角来诠释河大之美。接到邀约电话后,王立群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在他的配合下,经过紧张的拍摄,这部名为《王立群带您品河大》的宣传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河南大学作为科举终结地的历史,让学校的近代建筑群在片中熠熠生辉,在当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6月,到了招生宣传的关键时候。有了前一年宣传片成功的先例,学校邀请王立群为招生宣传写一篇文章,发表在《大河报》的河大招生专版上。一周之后,王立群拿出了一篇让无数人感动的美文《一座小城,一所大学》。
在这篇只有1300多字的短文中,王立群把对开封、对河大深深的爱意融入字里行间,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他这样写道:“来到开封,来到河大,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邂逅……我也曾为与清华失之交臂叹息过,我也曾为命运无奈过,但是一路走来,回想过往,我释然,我了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河南大学,一所百年大学。你可以不选择她,但是,你没有理由不欣赏她。”
而在2012年9月25日河南大学百年庆典上,面对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和荧屏前的观众,王立群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对母校的感激和祝福:“从这里,我找到了坚实的支撑;从这里,我走向了三尺讲台;从这里,我找到了生活的价值;从这里,我发现了生命的精彩。今天我站在这里,最想要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母校的培养。”
从1979年考取河南大学研究生到现在,王立群与河大已经结下40多年的缘分。他受益于母校,感激着母校,也在不断地反哺母校。他与这所大学融为一体,古朴而不奢华,低调而有风韵。
从8岁时来到开封,王立群在这座古都已经生活了将近70年。从孩提时代到少年时光,从风华正茂到古稀之年,他行走在古都的大街小巷,感动于汴梁的风土人情。开封滋润着他,他也深爱着开封。他视这座城市为第二故乡,情真而意切,深沉而浓郁。
多年来,王立群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提升开封的知名度、推动开封的文化传播持续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9年10月,王立群与二月河等文化界名流齐聚河南大学,就宋文化与北京明清文化、陕西汉唐文化在中国文化旅游业中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为河南省打好大宋文化牌和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2010年11月,河南大学与开封市政府合作共建宋文化研究院。宋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旨在彰显大宋文化魅力,增强大宋文化活力,提升大宋文化地位,推动开封市宋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揭牌仪式上,王立群被聘为研究院高级顾问。
2012年8月,《王立群读宋史》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播出。王立群开篇讲述的是宋太祖,在吸收宋史专家学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浩如烟海的大量文献中提要钩玄,以通俗易读、条分缕析的方式,将宋太祖的生平事迹呈现给听众、读者。2013年和2014年,王立群先后录制播出了宋太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评述北宋帝王的生平故事,将宋代的历史大事贯穿起来,再现一千年前北宋的繁华风采。
2017年3月,王立群接受喜马拉雅电台邀约,开设《王立群品经典宋词》栏目。在发刊词中,他以这样的话语推介开封与宋词:“非常有趣的是,一千年前的人看世界,目光都会定格在开封;更为有趣的是,一千年后的我们,从宋词的字里行间中,又看到了当时的世界。诗词,就是你坐在这儿,它就是远方。宋词,就是你坐在这里,它就是整个世界。”
在王立群看来,繁花似锦的大宋王朝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却在大浪淘沙的岁月中毫不褪色,情韵依旧。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走近宋词,去领略宋人瞬间的故事;走出宋词,去体味宋词永恒的古典之美。发刊词推出不久,便获得了数十万的点击量。
十几天后,《新华每日电讯》登载了王立群的文章《开封镜像》。在这篇长文中,王立群用娓娓道来的文字,畅谈八朝古都开封的从前和现在、兴衰和成败、历史和未来。他这样写道:“开封,因为封得太久了,所以她一旦醒来,用她曾经的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在黄河岸边,毫无顾忌地书写着她张扬的历史。就是这么奇怪,开封,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这么容易地交织在一起。”
这篇文章很快被各家媒体和众多微信公众号转载,不仅是开封人,就连很多外地人都纷纷称赞,称“这是我见过的介绍开封最好的文章”。新华网以《亦旧亦新话开封》为题,予以转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这所大学不会忘记他,这座小城也不会忘记他。2017年5月,王立群荣获首届开封文化奖章。2017年9月,王立群被评为“感动河大人物”……这,何尝不是一种眷爱,何尝不是一种关切?
永远感恩,一生挚爱,他就这样与这所大学不离不弃,与这座小城相依相随……
上一条:丁中一:绘画初心的纯净 下一条:贾玉英:深情扎根河大的宋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