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国勇:安于平淡,勇于进取

日期:2020年06月18日 15:20

 

 

安国勇,男,1970年7月生,河南方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河南大学总支委员会主委,开封市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常委。中国植物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开封市优秀教师。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常务副主任、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浓眉大眼,鼻梁上架一副眼镜,黑发中夹杂着的些许白发,和身上的白大袿,一见面便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位长期致力科研、精心教书育人的师者,这就是安国勇教授。1993年,安国勇教授从河南大学生物系毕业以后,毅然选择留在这里任教。弹指一挥间已经二十七年,他也从一个青涩青年成长为身兼两个重点实验室领导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个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

 

平淡生活,激情科研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方面投入的多在另一个方面投入的必然就少。”安国勇教授的简单生活观让他的活动轨迹变成了实验室――家两点一线。他说:“家和实验室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你可以在实验室做实验,在家就做一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安国勇教授而言,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即是生活。

安国勇教授从事植物抗逆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已数十年,当被问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研究方向时他说:“有些是因为专业,有些是因为兴趣,但不管什么原因,都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情。我在大学期间参与了时任生物系主任的宋纯鹏老师的自然基金项目,跟他一起做实验,毕业以后,宋老师身边缺人手,我就留下来继续完成这个实验项目。没想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面对科研这件单调而枯燥的工作,安国勇教授却乐此不疲。他说:“学术生活对有些人枯燥对有些人不枯燥,关键看你爱好不爱好”他说,“钻研学术关键是看你能否从中找到乐趣。不做科研的人,认为常年待在实验室,枯燥而索然无味,但对科研工作者来说,伴随着科研的过程也有无限乐趣。”

安国勇教授课题组针对土壤磷肥利用效率低的生产实际问题,利用在培养基中添加指示剂的方法,实现了对低磷诱导根际pH变化的直接监控,由此创建了独特的实验体系,并利用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理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法,揭示低磷诱导植物根际酸化反应和土壤磷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为培育土壤磷高效作物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课题组还在植物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方面不断取得成就。

安国勇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规划项目共9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

河南大学在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方面历经了近30年的积淀,通过整合资源、集成优势、突出特色,形成了在国内外均具有鲜明特色的“逆境生物学”研究体系,已经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逆境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

201911月5日,《科技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正式印发,依托我校建设的“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来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该平台将在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促进“生物学”一流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安国勇教授在实验室筹备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他说:“逆境生物学是植物生物学和作物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河南省及黄淮海地区的区域特色和作物逆境适应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此次获批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实现人才队伍、科研条件、研发能力、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新突破提供了新契机。实验室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追踪国际前沿,充分发掘作物逆境适应的潜能,提高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和对病虫害抗性,促进作物抗逆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大幅度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作出新贡献、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


甘为人梯,立德育人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安国勇教授不止“科研工作者”这一个身份,在教书育人上,他眼界宽、气度大、格局高,春风化雨,堪称人师。

“为师之道,自古就有‘经师’和‘人师’说。经师,是能授人一技之长,不至于误人子弟的教师。人师则不仅要有高深的学问,而且德行高尚,足为楷模。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人师是精神的领航者。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主张教学相长,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新事物接受快,师生要相互学习。从教育本质来看,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互动沟通中进行的。”安国勇教授谦虚地说。作为一名博导,安国勇教授非常重视通过有效沟通实现对研究生的培养,无论是学术科研方面还是日常生活方面,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是育人基础。教书育人是个大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由于工作忙,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还是不多,交流还是不够。

不管是本科教学还是研究生指导,安国勇教授一直奉行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教育观,始终兢兢业业,甘为人梯,深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他时时处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道理。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安国勇教授很看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大学时的专业知识一定要学好,就像盖楼一样,地基很重要。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怎么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安国勇教授总是亲切地叮嘱学生:在研究生这样一个新的征程上要多读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充实头脑、提升自己,多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科研平台提高科研能力

2017年初,时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的安国勇教授负责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参与起草一流学科建设申报材料。9月21日,河南大学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生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建校105周年来临之际,河南大学重返国家队,生物学学科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那以后,安国勇教授负责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大胆改革教育教学工作,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为起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优化教学过程。制定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探索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比如现在生物科学专业“明德班”,作为河南大学深化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遣军”,“明德班”是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拔尖学生快速成长的新平台,它不仅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落实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重要途径。

生物科学专业“明德计划”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开设全英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化视野。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培养主体单位对通过资格审查和综合素质测试者择优进行录取,培养过程引入淘汰机制。安国勇教授谆谆告诫每届经选拔进入“明德计划”实验班的学生,要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对自己所选择的学科专业坚定学术志趣,树立远大志向,勇攀科学高峰。访谈中安国勇教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昨天明德班的班主任向我报喜,雅思小组的同学全部通过了雅思考试,实现了‘大满贯’!”

在此期间,也使“生物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成了“动物细胞培养”虚拟仿真国家级金课,实现了国家“双万计划”的建设突破;强化教材建设,先后与高等教学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签约,组织编写新形态教材和传统纸质教材10余部;建成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三位老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建言献策,关注民生


安国勇教授深知作为一名党外人士肩负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之责,日常学习工作中,他时刻以主人翁精神关心学校建设,立足本职岗位,结合研究方向和本单位实际,积极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展现了党外人士务实有为、奋发向上、建功河大的责任担当。2019年11月民进河南大学总支部换届,安国勇教授当选为民进河南大学总支主委。作为党派负责人,上任后他在校党委和民进开封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会员,加强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履职尽责,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获民进中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获河南省高校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和民进全国组织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作为开封市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常委,安国勇教授非常重视民生改善,他经常到基层走访,体会民间百态,并及时通过政治协商渠道为民进言。他高度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面对庚子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一度出现了医疗防护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为了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安国勇教授及时提出了《关于禁止在非抗疫一线和特殊需要区域佩戴N95口罩的建议》。

安国勇教授还持续关注开封城市环境改善,尤其是黑臭水体整治。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城区黑臭水体问题一直是影响开封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的一个痼疾。谈及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城市的治理,安国勇教授有些激动,他说:“开封是一座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城市。守住了水,就守住了这座城市的美。如何让开封水更清、城市更美,是开封人的共识与迫切愿望。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更加迫切需要保护水环境,以水润城、以水活城,为开封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他认为,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意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谋划立竿见影的治理策略,更要着眼未来,建立长效治理体系和机制。

目前,安国勇教授代表开封市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正在做关于开封市黑臭水治理调查。他建议,城市水体治理应坚持问题导向,要加强对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政策宣传,凝聚更多社会力量,积极营造全社会共举共治的良好氛围。要结合城市改造,统筹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完善多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新建城区、小区雨污分流的监管和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指导。超前谋划布局,积极推进新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提升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强化城市降雨径流的滞蓄和净化功能,解决初期雨水和地面径流污染。

开封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充分展现“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生态水城美景。近年来,开封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安国勇教授说:“能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这是态度、是魄力,更是政府的责任担当,听了以后很振奋人心。”

2018年开封市入围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市委、市政府及时成立了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指挥部,编制相关工作方案,启动实施了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过,与“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治理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更加有力地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从而实现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是一场“啃硬骨头”的攻坚战。在关注开封市水体治理的同时,安国勇教授也把目光投向了学校周边的交通道路及环境治理、开封市与河南大学协调发展以及开封工业污染治理等问题。

一位生活简简单单的乐者,一位工作兢兢业业的行者,一位科研坚定前行的智者,一位精心育桃李的师者,他认真对待着岗位和事业赋予他的责任和使命,他始终坚守着他奉为圭臬的科研精神,他脚踏实地,把每一粒生活琐碎增加上滢滢的光芒,而在每个光芒里,他都创造出了别样的精彩,这就是安于平淡、勇于进取的安国勇教授。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明伦街/金明大道 郑州.明理路 邮编:475001/475004/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