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王立群:把经典送入百姓家

日期:2019年09月19日 10:49

 

“他就像一只蜗牛,每天都在不停地爬呀爬呀,从没有停下来过,除了生病的时候。”夫人懂他,言语间含着心疼。

“《百家讲坛》上通俗易懂讲《史记》,《中国诗词大会》上妙语连珠品古诗,他太牛了!”粉丝崇拜他,一追就是好多年。

正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蜗牛”精神,成就了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让他成为兼具学术品位与大众情怀的“大牛”。

2006年,他通过海选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凭借风趣幽默又不失学术含量的“王氏风格”征服观众,红遍全国。那一年,他61岁。

从此,他成为央视常客:登上《百家讲坛》,以文学院教授身份讲历史,一讲就是十多年,被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走进《中国诗词大会》,回归自己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与观众共享古诗词之美;参加《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录制,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学问做好不易,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让大众共享学术成果更不易。他谦称“自己笨,做事情得用笨办法”。比如讲《史记》的某个人物,就要把学术期刊网上相关文章一网打尽,一篇一篇研读,因为“对学术界所有研究观点都了然于胸后,讲起来才能更全面更从容”。

做学问时,他坐得住,沉得下,一丝不苟,尽显老派学者风范。众所周知的《史记》研究,其实只是他研究领域的一个方面。他还研究古代游记,著作《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研究山水游记文体的通论之作”;他痴迷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的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出版相关学术专著,主持完成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走在《文选》研究的前沿,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面对公众,他很洒脱,很机智,妙语连珠,不乏明星学者风采。在他看来,高深研究与通俗普及并不矛盾,对学者来说,将知识分享给大众应是与研究并重的责任。所以,他既能稳坐“象牙塔”潜心做学问,也能欣然走上荧屏,坦然面对不同声音;既能拿出让学界服气的学术专著,也愿通过《王立群读史记》《王立群妙品古诗词》等普及性读物,把经典送入寻常百姓家。

他常说:“我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底色是学者,好好教书、专心做学问是我一生的追求。”所以,除了上课,鲜花和掌声背后的他其实经常足不出户。轻轻地关上那扇门,远离喧嚣和热闹,独坐案前,一杯茶、万卷书,不知疲倦地读、写、思,才是他的常态,也是他最大的享受。

在教育一线耕耘了50多年,他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他说,每个人真正的对手就是自己。几十年来,他一直在跟自己较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

20岁初登讲台时,他是一所小学的临时教员。当时学校年轻女教师很多,她们休产假时的空缺大都靠他这位临时教员来填补,哪门缺人他教哪门,可谓“全能教师”,校长甚至还拿来一台手风琴,要他一星期学会去担任音乐老师。后来,他又教过初中、高中。再后来,他当上了博士生导师。“我是《百家讲坛》唯一一个小、中、高、本、硕、博都教过的人。”笑谈背后,可以想见他曾有过多少付出。

在几天前的河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王立群送给新生四个字:持久、专注,提醒大家警惕“新年决心效应”,起初狠下决心后来逐渐懈怠,牢记“一万小时定律”,追求持久专注后终有所成的“痛苦的快感”。他说,同学们一定不要过得太舒坦,要经历痛苦的磨炼,最终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在学生眼中,他就是“持久”“专注”这两个词的注脚。年少时在建筑工地卖苦力挣学费的磨难,盛名下时刻警惕自满和惰性的侵蚀,年迈时克服疾病的困扰抓住一切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此生,他不曾懈怠过。

                                                               -----转自《河南日报》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明伦街/金明大道 郑州.明理路 邮编:475001/475004/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