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统战忆往

校园风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战忆往 > 正文
心中的雕像——忆周守正先生
发布时间:2021-11-08 15:53:37   作者:王文科

 

初冬时节,黄叶满地。伴随秋风飘下的片片落叶,任思绪自由飞翔。清晨,漫步金明校园,顿觉阵阵凉意萦绕心间。步入经济学院楼前草坪,一尊汉白玉雕像映入眼帘,这是校友们为著名经济学家——周守正先生捐赠设立的一尊半身雕像。在空阔,幽静,博大的校园里,这已成为师生们驻足仰望先生,传承治学精神的一片圣地。

周守正(1914.9.1—2006.7.14)江西清江人,教授,中共党员,民建成员,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经济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奠基人。1934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翌年东渡日本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毅然回国投入到抗战洪流之中。1946年10月在广州参加创办《每日论坛报》,任主笔。1948年底至1949年初,经香港来中原解放区首府开封参加革命,在中原大学任教。

中原大学南迁后被留下参与新中国河南大学的重建。历任河南大学财经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政治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顾问。河南省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囯第五、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生呕心沥血,倾毕生精力,为学校和经济学等专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1985年教师节前夕,我专程采访了年逾七旬的周守正先生。向先生说明来意,周先生当即提笔撰写一封《教师节感言》

(附原文手迹)

 

△周先生感言摘萃——

·教师节的设立,是对全体教师的尊重,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视。

·不能只想着任务艰苦,我感到苦中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就是作为教师的极大快乐。

·园丁看到自己培育出来的累累硕果,心里是美滋滋的。所以,乐于教书育人,便不管多么艰苦,终究会坚持到底的。

·教书育人重在启发,以尊重教育对象为前提,而要受学生尊重,先必须自尊。

·教书育人,要求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我非常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爱护他们每一点独立的见解,教学生去尊重别人,教学生发扬学术民主,学会贯彻“百家争鸣”方针。

·教书育人是非常艰难的工作,但是当我们看到一批一批人才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感到这是教师最大的喜悦,能品尝这种乐趣,就能在教育园地乐而忘返。

如今,三十六年过去,翻阅先生这封教师节亲笔感言,弥足珍贵,倍觉亲切,心中涌起无限怀念。周先生那清瞿的面容,威严中蕴涵着慈祥的目光,音容犹在,守正笃行,甘为人梯,精心育才,激励代代学人。

一尊雕像化为敬仰,成为人民教师的神圣化身与精神坐标。

致敬,周守正先生!

 

2021年11月6日初稿于河南大学

2021年11月7日再稿于立冬初雪




作者简介:

王文科,笔名杉木,河南大学中文系81级二班学生,1984年10月18日与文友发起成立中文系铁塔文学社,任文学社首任社长,创办油印报《铁塔湖》。1985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曾在校长办公室、艺术学院、发展规划中心、南开大学(挂职工作)、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任职。现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丁海梅

版面编辑:吕玉彬

校对编辑:曾悠然

本期来源:静音沉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