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4月06日 09: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明确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
“守望之家”是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培育建设的首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之一,工作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载体探索、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月1日下午,“守望之家”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室成员、护理与健康学院2018级辅导员热孜万古丽·黑木都带领部分学生党员和“石榴班”全体在校学生赴开封市烈士陵园开展“追思先烈·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春季的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绿树丛荫。“追思先烈·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国歌中拉开帷幕,热孜万古丽·黑木都代表大家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整理挽联。同学们面向烈士纪念碑肃立、鞠躬,表达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追思。随后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发自肺腑。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详细了解了热血丹心、播撒火种、前仆后继、抗击日寇、扭转局面、再现辉煌等六个单元内容,瞻仰了烈士碑和无名烈士墓,详细的文字资料、珍贵的照片留影、一件件见证革命历史的文物让所有人为之动容,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深刻体会到了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返校途中,2019级学生帕孜来提•吾买尔说,没有革命前辈的奉献牺牲和56个民族的团结奋斗就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情。2018级学生党员曹倩倩说,不少英雄烈士在牺牲时只要十几二十岁,甚至墓碑上没有名字和照片,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最后,热孜万古丽·黑木都在总结活动时讲道,我们要传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发扬前辈的爱国精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珍惜美好时光,不畏困难,努力学习,做一个踏实努力、有远大理想的人,攥紧时代的接力棒,扛起奋进的先锋旗,自强不息,共同奋斗,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通过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以革命英雄为榜样,始终学习和传承革命精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将“小我”融入“大我”,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守望之家辅导员工作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2292228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上一条:我校民革党员刘涛老师参政议... 下一条:药学院召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