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年08月07日 17:00
7月9日至15日,音乐学院“艺韵推普团”奔赴青海省西宁市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调研+宣讲+赋能”三位一体模式,推动普通话普及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深调研:把脉语言现状 倾听基层心声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黑马河镇人民政府,与基层干部开展深入座谈。“我们镇牧民占70%,很多老人只会说藏语,这给政策宣传、医疗服务带来不小挑战。”当地干部的一席话,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推普工作的现实意义。
走进牧民扎西家的帐篷,团队成员用简单的藏语问候拉近距离。通过问卷调查和互动访谈,他们发现:青少年普遍能使用普通话交流,但中老年人存在明显语言障碍。“希望有适合牧区的普通话教材”,这是走访中听到最多的诉求。一本本详实的调研笔记,记录下高原群众最真实的语言需求。
在共和县城区,团队分组深入社区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多份问卷和多户深度访谈,绘制出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的“立体画像”。
广宣讲:创新形式载体 激发学习热情
7月12日,在共和县共青团委支持下,团队举办“让乡村振兴插上‘语言的翅膀’”主题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团队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将气氛推向高潮。当《国家》的旋律响起,各族青年自发手挽手合唱。活动尾声,团队还向当地团委捐赠百余本经典读物。
促融合:赋能非遗传承 助力产业振兴
在东赞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唐卡画师道出困境:“我们的作品很美,但很多客户因为语言障碍了解不深。”基于此,团队提出“普通话培训+电商直播”等解决方案,帮助非遗传承人突破语言壁垒,拓宽市场渠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发展。
结硕果:语言铺就坦途 同心共向未来
“这次实践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团队指导老师周一飞表示。未来,“艺韵推普团”将继续深化“语言+文化+产业”服务模式,让普通话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金钥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
上一条:我校薛培副教授研究项目为铸... 下一条:刘彦随副校长在河南省政协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