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倪娜:从美学视角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美术设计

日期:2025年03月10日 18:15

     3月1日,《团结报》文化周刊刊发了由九三学社社员,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副教授倪娜的文章《从美学视角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美术设计》。文章深入剖析了这部现象级动画电影的美术设计理念,从色彩运用到视觉体验,从角色造型到场景构建,从价值传递到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让我们一同来借助倪娜的专业视角,再次领略这部国产动画的独特艺术成就和深远意义。


图片






从美学视角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美术设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2025年春节期间,凭借突破性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文化思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化现象。目前,这部作品不仅以超过130亿票房的成绩刷新了行业纪录,而且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与数字技术通过艺术设计的创新实践无缝地联系在一起,将文化认同、社会反思与人类共有的价值在视觉呈现中传递出来。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突破,使《哪吒2》不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娱乐作品,而是上升为兼具审美深度和社会价值的视觉文化符号,《哪吒2》电影艺术设计中的视觉体系,通过对空间建构、人物塑造和色彩叙事等进行分析,从而完成思政内涵的隐性表达。


传统美学的当代重构:文化基因的视觉激活

  《哪吒2》以传统文化为创作原点,通过技术革新赋予它时代生命力。比如,影片将敦煌壁画的经典装饰图案等元素融入场景设计,以永定土楼的建筑形态构筑出别具一格的视觉语汇。其中,东海龙宫的塑造尤为典型,它将传统水墨的意境与赛博朋克的机械美学碰撞融合,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张力。这种创新不是简单复制传统,而是通过解构和重组让文化符号重新“活”起来。用书法笔锋的韵律来描绘云海,效仿中国传统虚实相生的构图哲学,而锁链装饰在龙族身上成为一种视觉上的隐喻,这种隐蔽的构图思想就是文化符号的再生。

  影片自主研发的“水墨动态渲染系统”,在三维动画中完美复现传统水墨的浸润效果。在“蛟龙入海”的经典场景中,墨色浓淡的渐变与光影的流动交相辉映,不仅展现了神话叙事的奇幻色彩,还强化了东方美学的精神内核。这种技术探索超越了单纯的形式创新,本质上更是文化主体性的觉醒。中国动画不再满足于跟随西方技术标准,而是以科技为支点,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质的视觉话语体系,这是我国动画作品在形式上的发展与创新。

  影片还通过建筑场景的象征系统完成价值批判。比如玉虚宫建筑群中繁复的雕梁画栋看似圣洁,实则暗藏体制僵化的讽喻;龙宫废墟中倾颓的立柱与缠绕的锁链,则成为权力倾轧的视觉证言。这种将传统建筑元素转化为意识形态载体的设计策略,实现了艺术审美与社会批判的双向对话。


角色造型与视觉符号:个体抗争与社会隐喻

  哪吒的“魔童”造型是其反抗精神的视觉外化。黑眼圈与“鲨鱼齿”象征被污名化的身份,而六臂重生时的金色粒子特效则暗示突破命运束缚的希望。这一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神话中“叛逆者”的基因,又通过现代审美强化了角色的抗争符号意义。

  申公豹的角色造型也极具深意。他口吃、姿态卑微、修炼刻苦的具象化(如炼丹场景),映射出“小家为大”的现实困境;他的灰色道袍与玉虚宫弟子的华服相映成趣,暗示阶级固化压迫个体的意味。影片以美术设计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个角色展现出了社会不公的问题。

  影片中的妖族形象(如海妖章鱼将军)被设计成身体上缠绕着锁链,暗喻其命运被天庭所奴役;而阐教弟子的整齐划一的制服和风格化的招式,则是对人格抹杀权威的讽刺。这种视觉符号的运用,使观众在审美体验中自然感知到影片对权力体系的批判。


色彩与光影:情感渲染与价值传递

  《哪吒2》通过色彩对比来强化主题表现。哪吒重生时的金光象征的是希望与新生,而玉虚宫冷白色调则暗指虚伪、压迫。在申公豹回忆片段中,灰暗的色调与零星暖光交织在一起,既表达了他要挣扎的压抑,又保留了人性的温暖。

  龙宫的场景中,幽蓝的水波光影与金属反光的冷硬质感,渲染了一种被禁锢的窒息感;而陈塘关则以家庭场景的暖黄色调为载体,将亲情的力量凸显出来,以实现对个体的救赎。光影既是视觉上的装饰,又是传递感情和价值观的媒介。

  哪吒的烈焰与敖丙的冰霜在“决战天元鼎”的片中形成了红蓝对峙的局面,并最终融合成象征着和解的紫色能量。这种充满活力的色彩变化,既呈现出视觉上的奇观,更隐喻了打破二元对立、追求多元共存的价值观。


动画美学的思政启示:传统与时代的对话路径

  《哪吒2》通过科技媒介,验证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可能。影片将神话意象的《山海经》与蒸汽朋克风格相结合并注入反抗压迫的时代精神,在保留了文化原型的基础上又形成传统资源与现代价值观的共振。

  影片突破说教式思政传达的窠臼,通过视觉细节构建叙事深度。如申公豹褶皱的道袍、实验室堆砌的残破法器等视觉元素,无需台词赘述便传递出边缘个体的生存困境,这种“以形载道”的创作手法极大提升了思想表达的感染力。

  《哪吒2》开创了文化输出的新路径。龙宫设计中传统榫卯结构与蒸汽机械的混搭,既彰显东方美学特质,又契合国际审美潮流。这种双重视觉编码策略,使中国文化对公平正义的思考得以在全球语境中引发共鸣。

  《哪吒2》的美术设计,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技术引入到美学输出的一个重要转折。影片通过对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对视觉符号的隐喻构建,对色彩语言的情感传递,达到艺术创新与价值传递的深度统一。中国动漫的突围之路,既需要技术的迭代,更需要在文化母体中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当混天绫的轨迹勾勒出文明传承的脉络,当风火轮的光焰照亮了文化创新的前路,《哪吒2》已然体现出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对传统的智慧改造,更在于对时代命题的创造性回应。


(九三学社开封市河南大学委员会社员,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副教授倪娜)

图片
图片
图片




 地址:中国 河南 开封.明伦街/金明大道 郑州.明理路 邮编:475001/475004/45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