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11月25日 16:26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两地考察,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总书记的首次国内考察。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高扬精神之旗,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近日,美术学院师生们积极响应党中央“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的号召,对总书记的讲话进行了深入学习。作为一名林州人,沐浴在红旗渠精神下成长的美术学院教师杨健生为我们讲述了他与红旗渠的故事,透过杨健生老师的访谈,我们看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下依然熠熠生辉,震撼人心。
Q
1、您能和我们展开讲讲您父母参加修建红旗渠的这段故事吗?
杨健生:我的家乡林州(县)离山西省很近,直线就是一座山的距离,山东边是我们家,山西边就是山西省平顺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的家乡太行山地势十分险峻。我出生时红旗渠就通水了,虽说我没有看到过修渠,但他们当年的修渠故事我多少都知道一些。我小时候,村里特别缺水,需要到离家一里多的地方井里打水,村里有两口井,分别处于山角下村子的南头和北头。遇到下雨天还行,天不下雨的话地里庄稼就很容易缺水枯死,那时就是靠天吃饭,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枯,庄稼颗粒不收。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建成的水渠又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里的群众就只能远道取水吃,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林县县委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在我家一山之隔的山西省平顺县水源丰富的浊漳河。1959年秋天,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修建红旗渠是造福一方的事情,我父母响应县委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修渠工程,不仅仅是我的父母,还有村里的家家户户,只要家里有壮劳力的就上。我父母那时正值二十多岁,两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和其他群众一道,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不计报酬。修建的时候,家家户户拿着铁锹、锤子、独轮车等工具,一锤一锤地砸,一车一车地运,山路崎岖,工程量巨大,面对修渠困难重重,民工们想尽各种办法解决,没有睡觉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挖窑洞,有的把茅草当铺草, 露天打铺。在10年的修渠中,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用原始的劳动工具,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青壮年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青年洞”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精力,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将洞凿通,青年洞就是一座丰碑,承载了一代青年人的奋斗精神,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去看看,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
我老家那段是红旗渠总干渠,地势比较复杂,修得时间最长,修渠也最艰苦,当时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在极其艰难条件下,用十年之功,不计得失回报,凭一锤一钎一双手,在悬崖峭壁上修成这条“天河”,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修建了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为啥叫“人工天河”,是从太行山腰修了一条如弯弯曲曲巨龙的渠,完全靠人工造出来的一条“天河”,最终让贫瘠的土地长出好庄稼,荒凉的山坡变得绿葱葱。其中,共产党员用一言一行肩负担当,全县干部与民工一起参加修渠,而口粮标准定得更低、工作任务定得更高,这是冲在一线、亲力亲为的担当。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人们的吃水问题,耕地得到灌溉,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的修成给我们当地人带来了福祉,改变了我们靠天吃饭的现状。建成通水后给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田得到浇灌,同时,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来我家乡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我小时候的印象一直延续至今,始终不会忘记老一代人修渠的故事。习总书记也一直在强调,学习父辈这一代身上的精神,“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修建红旗渠这种与天斗、与自然斗,永远不服输的这种精神我觉得到现在都是非常的珍贵。
(杨健生老师拍摄的家乡红旗渠)
Q
2、您能和我们谈谈您关于红旗渠的独特记忆吗?
杨健生:我上大学以及毕业留校工作以后,每次回家乡探亲都会到我们家不远处半山腰上的红旗渠岸上走一走,看着红旗渠畔美丽的风景感慨万分。我的母亲从我记事起她就是村委会妇女主任,我的父亲在供销社工作,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各自在岗位上奋斗。我的母亲在去年(冬至那天)去世,在我的母亲身上始终可以看到那一辈人身上的善良、朴实与不计个人得失,为家庭和村委会的付出。记事中经常看到邻居家谁生病了,谁家两口吵架,还有婚丧嫁娶,她都去协调,力所能及地给予别人于帮助,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她不舍得吃,她总要给邻居家的孩子们一道分享。在那一代人身上始终可以看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品格。
老一辈修渠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当代的学子们应该学习的。在创业的时候,不能够坐享其成、靠天吃饭,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劳动去努力拼搏,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有机会大学生们要去红旗渠参观一下,到红旗渠纪念馆听一下讲解员讲解红旗渠那段缺水修渠的故事。一锤一钎战太行的时代已成过去,但红旗渠精神必将长久留传于世。
(杨健生老师与家人在红旗渠旁)
Q
3、您觉得“红旗渠精神”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您的艺术创作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指引?
杨健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我觉得我父母那一代人修建红旗渠的精神不只对我,对他人也都有启示。在我看来,不论什么地位、什么职业,人的精神非常重要,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红旗渠精神。
同样我们艺术家也应该学习红旗渠精神,比如说在我们创作过程中,作为艺术家应该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的源泉,到生活中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归属。画家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以真实的情感表达生活,浓墨重彩刻画人民群众迈进新时代的风采和风貌。就我个人而言,不光是学习红旗渠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历一些常人不常去体验的东西,要反映现实社会、当下以及基层人民的呼声,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需要多次深入实地观察,并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才能画出其精神层面的东西。只有扎根生活,塑造的形象才能够有血有肉。只有被生活感动了,作品才能鲜活,用心用情去表现,作品才能打动人,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所以现在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不能光在画室里闭门造车,靠凭空想象是不行的。不管是画工人、农民、解放军、校园生活、都市题材、科技题材……不管是表现什么,都要深入生活,感受接地气的东西,贴近时代贴近现实,才能够创作出好作品。长期的闭门造车则会导致作品苍白而缺少生气。
我上本科的时候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到菜市场、汽车站、火车站的某些角落里去画速写,画了好多本。留校任教后也常带学生去山区进行艺术实践,每次回来我都能画一本速写。像速写这些东西现在年轻人不怎么喜欢画了,这个需要坚持,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真正提高自己快速捕捉形象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对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同学尤其重要。红旗渠精神对画家的影响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要肯吃苦。作品最终会给人带来快乐,创作前期的搜集创作素材、采风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创作过程又需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不断地锤炼艺术语言,这是一个很费功夫的过程。这些需要艺术家付出劳动、汗水和智慧。不光是要你的基本功扎实、技术好,还要有文化知识、有美术理论方面修养的支撑。在这方面也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像修渠时那样用一锤子一锤子凿出来的,他们的手上不知道磨了多少茧子,磨破多少双手套,那代人什么苦都能吃,可以想象修渠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甚至牺牲了生命。画家其实和修渠是一样的道理,都需要有工匠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就像运动员比赛一样,给观众展示出来的可能只有短短的数秒时间,可背后训练需要付出的汗水只有运动员自己才能体会。
(杨健生老师带学生艺术实践画的速写)
Q
4、习总书记在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就来到了红旗渠考察,二十大报告会上,习总书记对于新时代发扬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指示,在您看来,我们如何响应号召,实现对红旗渠文化的践行和发扬?艺术创作者们能做什么?
杨健生:二十大刚刚结束不到一星期,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调研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状态,为了创造美好生活永不懈怠。红旗渠精神始终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这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激励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阔步前行、一往无前。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发展指明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在当代语境中激发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活力。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创作的源泉。“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归属。
《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中,强调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勾画出一幅未来文化自信自强的宏大蓝图。在这样震古烁今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我们的创作源泉来自人民、我们的表现对象聚焦人民、我们的创作作品服务人民。把艺术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展现出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风采的创造精神。通过学习报告,认真领会精神,让我感到任重道远。回顾这些年里我多次深入生活,采风写生,除了表现新时代青少年和大学生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为主的系列题材外,也创作了几幅正在发生的抗疫题材的系列作品,如《战必胜》、《社区防疫员》等,也有关注普通劳动者题材的系列作品,如《航空港建设者》、《农民工系列》、《午后》等,还有体现数字网络时代带来的新变化,如《网络人》、《5G时代》、《留住美好》等。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承担好这样的使命任务,要自觉认真学习总书记的报告,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画家,在创作上要立足时代、贴近生活,多出精品,用心用情讲好身边的故事,深化作品语言内涵,认真创作好每一幅画,为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为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Q
5、我们在欣赏您的作品时,能够看到您作为一名艺术家十分关注时代生活,尤其是我们全社会处于逆境的时候,疫情期间您创作的作品以及您在“7·20”创作的一组速写作品……结合您自身经历、您的艺术追求和“红旗渠精神”来看,当下我们青年一代学生和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应该关注、发扬和继承什么?
杨健生: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缺少审美,创作的时候普遍缺少生活,到生活中采风相对比较少,即便再好的题材也看不出来。看不到生活中的亮点和可表现的内容,表现内容比较浅,对生活中的题材缺少深入挖掘。
在本科阶段练习的是造型基本功,但基础的东西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学习过程,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创作的作品表现时代。要继承传统的精髓并吸收其它画种的长处与优点,不断拓宽自己的路子,使中国画多元化发展。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画家需要跟随新时代不断调整自己,要向生活学习、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故事,需要画家用心去书写、去捕捉、去表现。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作品给社会带来的是无限的精神财富,能让观众受到美的教育。
画家在创作中从题材上应该深入挖掘,选题上应该具有延续性,有一个延续性以后你才能深度地去挖掘出精神层面的东西,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上找到适合的语言,这样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面貌,在实践中提高表现技巧并在研究中创新语言。多方面地去吸收他人的长处,在学习中不能够生搬硬套,不能复制别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路,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语言。
艺术创作者首先对题材要有激情,然后生活中某个亮点打动了你。创作都是瞬间凝结出来的形象,作品不是长篇的连续剧,而是一个短暂凝结出来一个永恒的东西,但这一瞬间其实画家付出了很多对作品的理解,作品要有思想,释放出来的信息要有深度,这样才能较好地传达给观者。比方说欧洲卢浮宫的油画作品,那些大师创作出来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会打动观众,久久不愿意离开,完全陶醉在画面中。有的大作不是在短时间内画出来的,背后画家无数次修改,有的作品需要一年到两年有的则需要付出更长时间。
中国美协一直在引导画家要深入生活,也是在提醒画家不要失去生活,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是生活。2021年7月20日,郑州市主城区出现持续强降水天气,全市普降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市区出现罕见的内涝,城市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强降雨所导致的洪灾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帮助灾区人民抗击灾情。雨停之后的第二天,我沿街采风,目睹了灾后的郑州,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细节,看到这些感人的场面激起了我的创作热情,我采取速写的形式,以线条的方法快速地捕捉和记录了郑州市区受灾后抗洪救灾以及人民群众开展自救的情景。当时我家旁边有一个美容店,洪灾后小区断水断电,手机网络没有信号,和外界失去联系,美容店自己发电24小时免费为小区居民提供手机充电,并免费提供矿泉水,这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作为一个画家能无动于衷吗?不会的,这种很小的生活细节恰恰反映出了人性的光辉。在采风中我还看到爱心企业在发放矿泉水、饮料、粮食和蔬菜,他们不求任何报酬,无私地对社会奉献爱心。这种无私的大爱其实就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艺术家就应该反映现实,表现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画家要多留意这些很小且有情趣的内容,生活中并不是没有打动人的东西,而是没有仔细去发现去观察,只有深入去挖掘,才能打动艺术家创作的灵魂,激发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我采用速写的形式就是想快速捕捉直面现实,通过一组画面记录灾后救援和灾后重建。这是我在创作中做的一次尝试,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只有真正感知人民的心声,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留在观众心上,传递出刚健有力的时代之声。
(杨健生老师在“7·20”特大暴雨灾害后画的系列速写作品选)
杨健生
河南林州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八、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全国美展铜奖两次,优秀奖四次,获“河南省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老挝国家博物馆等收藏,出版六本个人画册,《美术》杂志选做两次封面。
《白玉兰》 170cmX197cm 2001
杨健生
获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特邀参加庆祝建党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庆祝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考场外》 200cmx192cm 2019
杨健生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城市公园一角》132cmX132cm 2022
杨健生
《5G时代 》 68cmX132cm 2022
杨健生
入选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采风写生创作美术作品展览
《霜叶红于二月花》181cmX191cm 2004
杨健生
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希望》 180cmX200cm 2014
杨健生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上一条:民建河南大学总支举行中共二... 下一条:姬新颖:填补肿瘤研究领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