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7月21日 09:34
7月18日下午,河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研究中心全体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习交流座谈会。
王广瑞老师表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一要掌握理论,完整准确理解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二要做好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三要注重研究,坚持田野调查与民族理论相结合,充分挖掘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四要深入互嵌,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强调各族群众的深度嵌入,我们也要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从散杂居民族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心理互嵌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郑泽玮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新疆大学,参观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民族学相关研究者,我们一要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在研究工作中继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民族发展史,端正历史文化认知,将中原文化相关研究工作融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工作中。二要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五大认同,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做出自己的贡献。
陈蕴老师从青年教师的角度谈了学习体会,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为我们研究中原地区的民族问题提供了依据。我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是被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了的,在这样的方向指导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要回到田野中去,深入调查研究,探求中原散杂居社会环境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晓军老师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立德立什么?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进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讲话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郭胜利老师对此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党的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他表示无论是从历史的视角还是从现实的视角,我们都有许多有价值的相关研究问题可以挖掘,希望师生们再接再厉,刻苦钻研,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上一条:“政企校”协同联动 “侨赋能... 下一条:临床医学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